close

大學時上現代小說課的段考考卷,

滿分100,這篇好像80幾吧!

但第二題寫得比較好!

 

一、
朱天文〈世紀末的華麗〉和駱以軍〈降生十二星座〉各以何種寫作手法表現都會人的生存樣態?

  在<世紀末的華麗>中,朱天文以女主人翁米亞模特兒的鮮豔亮麗的生活,先描寫年少輕狂
時狂放不羈的日子:穿梭在形形色色的流行與衣著布料之中,騎著車自中正紀念堂呼嘯而過,也
不太理會社會的現實,不因身為女性而懦弱婉約,有種大無畏的「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而後才二十五歲的她卻因「玩夠她該玩的」,選擇和個覺得能生活在一起的男人過恬適的生活
。我覺得朱天文十分有前瞻的眼光,假如將這部作品和時下都會稍作對照,朱天文利用視覺和嗅
覺模寫出年輕人的享樂主義,就像現在很多人愛跑party,利用一些隱諱的筆法刻畫出女性
主義的抬頭與覺醒;然後繁複堆疊的詞語寫出米亞當時熱衷於的事物,就算隱居後也一樣,那些
花花草草的名字,以及追求自然的生活方式,又如時下流行的「樂活(Loha)主義」。
  在《降生十二星座中》,駱以軍以純熟的筆法,利用電玩「快打炫風」引出許多不同的人生
思維和疑問。駱以軍用人稱錯置的手法,代表主角內心的虛實不分和迷惘;以及插敘的方式,描
寫主角童年所發生的轉捩點造就他現在的觀念。長大後的主角在面臨這些「春麗」給他的影響,
他自己也對宿命以及勇於活出自己感到迷惑。利用十二星座的特色和電玩科技這些人類的產物表
現都會人內部心理的投射和框架。我個人覺得這部作品十分有趣,雖然在後面對於「直子」的那
段話有著許多不同的解讀,可是他所探究的「擺脫宿命」卻讓我思考很久。或許現代人庸碌的生
活已不足為奇,但其間累積的壓力讓許多人想逃離,可是逃得了嗎?人生在世是否就得接受世俗
的考驗和眼光?宿命這種議題是討論不完的,不斷的附加上一層又一層的宿命論,好似我們的人
生正由無形之手掌控著。


二、
蘇偉貞〈陪他一段〉和邱妙津〈蒙馬特遺書〉的主角性格特質如何導致悲劇命運?

  這兩部文本都是以愛情做為基底發展出的愛情悲劇,在蘇偉貞《陪他一段》中,女主角原本
是「雖然相貌平凡,卻有著一抹發人幸福的笑容」,個性也算開朗,卻因為遇見年紀比她小的他
,一頭栽進愛情漩渦。費敏在我看來,她有種想救贖別人的心態,以及一種強烈的母性光輝;她
害怕他感受不到愛,而想盡辦法帶給他快樂,以致最後她忘了怎麼讓自己快樂,好像蠟燭「燃燒
自己,照亮別人」一般。她可以把自己給了他,以至於面對他的背叛,她雖然也曾假設過別的可
能,但她有種被掏空的感覺。她給我的感覺是很溫柔,但內在也十分深沉,有自己的想法卻擺脫
不了對這份感情對自己造成的已無法抑止的眷戀。她原本只想「陪他一段」,後來卻因為過度偽
裝和付出而用生命去「陪他人生這一小段」,令人感慨。
  而邱妙津的《蒙馬特遺書》,不同於上一篇的含蓄婉約,這篇的主角十分激烈。她同樣願意
付出,只是她本身的佔有慾以及愛情能量狂暴到自己都無法控制,面對情人的離去,她不能接受
,遊走於瘋狂邊緣,甚至可以說,她已經失去理智了,我彷彿看到她極其淒厲的哭訴和質問著。
她是個危險情人,並非指同性戀的身分,而是她那極端的個性,暴烈的愛與恨,直叫人吃不消。
她心裡也很明白可是她無法控制自己,也可以說她對於這種致命吸引力有種獨特的自信,自信導
向自負,當一個人的自信不被自己所深愛的人承受,這就傷到了自尊,充斥在心頭的除了不相信
還是不相信。她無法排解內心強烈的愛恨情仇,最終導致自我毀滅一途。
  看似一動一靜兩派人物也是有些相似處。她們都十分敏感,還有因為得不到對等的愛而感到
失落,同樣感受到背叛的愁苦,她們勇於給予對方滿滿的愛,但也需要對方源源不絕的補給,不
過她們都沒有得到。其實她們的毫無保留錯了嗎?可是愛情的確不能只靠一方支撐,就像天平一
樣,愛的太重不但失去平衡,還會毀壞塌陷,就像她們選擇自殺一樣。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anessa 的頭像
    Vanessa

    Life of Vanessa Rose

    Vanes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